2012年3月21日星期三

20120321 以斯拉記7:《我們是神的殿》--陳家祺

釋義
第七章開首引介本卷書的作者以斯拉「出場」,「……有個以斯拉,他是……」。在一列家譜式的記述下,指出以斯拉是大祭司亞倫的後裔(拉7:5),他的身份既是祭司又是文士(拉7:6, 11),他是敏捷的,通達耶和華誡命。以斯拉記第七、八章記述了第二批流亡民眾在以斯拉的帶領下,從波斯歸回耶路撒冷,要復興獻祭的生命。以斯拉定志考究遵行耶和華的律法,又將律例典章教訓以色列人(拉7:10)。表面上,這獻祭的復興是在亞達薛西王的諭旨下成就。實際上,是神施恩的手幫助(三次提到神的施恩手成全此事,拉7:6, 9, 28),加上以斯拉的定志及其所率領的祭司、利未人之甘心擺上所成的(拉7:13)。「大利烏王第六年……這殿修成了。」(拉6:15)重建聖殿的工程完成,不是終結,乃是開始,就是歸回的以色列民復興獻祭敬拜神的生活之重新開始。
反省
建立神的家,是包括硬件和軟件。聖殿重建了,接著就是獻祭的復興。人們的家庭之建立也如是,組織新家庭的夫妻,首件處理的事往往就是硬件﹣﹣「屋」(香港人更甚,視屋宇為建「家」的關鍵)。這沒有不對,「屋」和「家」是分不開的,硬、軟件是並存的,有了「屋」,「家」才得以在其上建立。問題是人們想建的是什麼的屋宇?若沒有一致的立場,或理想水平過於自己能承受的,最終可能為了「屋」起了爭執,「家」也建不了。在教會中,類似的無奈也不鮮見。擴堂不成,會眾也分裂了。在香港的教會,領導者也似乎很受置業的終身想望之影響,有堂址才有教會,擴堂等於搬往更大的堂址、買樓。如上所提,這並無不對。確實的,教會會眾的增長和發展,某程度上受制於堂址大小。但現況是,教會似乎為供樓、經濟頭痛,呈現出一個錯覺,就是眼光放在硬件多於一切。本末倒置了?「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 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徒17:24)「神的殿和偶像有甚麼相同呢?因為我們是永生 神的殿,就如 神曾說:『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在他們中間來往,我要作他們的 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林後6:16)教會在磚頭上建立之同時,可會更著實在人身上建立?當講到教會建立,會否投放同樣的資源和心血於未來教會領導的培育上?從以斯拉定志研究並遵行神的話,又教訓跟隨者,可見教會的建立之關鍵。領袖的重要性在神的殿之建造,就在於此。
禱告
「主啊!請幫助教會,就是作為祢殿宇的我們,活出建立神的家之平衡!興起甘心為主擺上生命的人,建立基督的身體,成為這世代的祝福!奉主耶穌聖名祈求。阿們!」

2012年3月20日星期二

20120320 以斯拉記6:《好事多磨》﹣﹣鍾樹森

釋義
 
從古列王到大利烏王,聖殿重建的事情開始了又停頓,若不是第五章裡達乃和示他. 波斯乃的報告也不會帶來第六章1節大利烏王的聖旨。其實大利烏只是在查證究竟猶大裡頭發生了甚麼事,他們所聲稱的有古列王旨意是否屬實。
 
古列王下旨的結果,就是國境轄下的官員翻箱倒篋地找尋昔日的聖旨,最後在亞馬他城裡發現了一卷舊日的記載。原來大利烏王早已下旨要從河西的款項中急速撥款協助建殿(6:8),甚至有違返者更要受極刑被掛在木頭上(6:11)。
 
最後,建殿的工程終於在大利烏王第六年完成,而祭司與利未人歡喜地亦謹地行奉獻禮。縱然這次與昔日所羅門聖殿獻殿相比不同(代下七章),但被擄歸回的人卻萬眾一心地守節,亞述王的心亦轉向他們。
 
 
反省
 
萬物都有時,人縱然失信,但上帝始終是守約施慈愛的信實神!
 
或許我們會思想究竟古列到大利烏王他們其實為何要讓被據的猶太人歸回,這是王的心轉移歸信呢?定是權宜之計以夷之神以制夷呢?不論當日亞述王的本意是如何,聖經卻清楚告訴我們,亞述王的心轉向以色列。這正正是箴言21:1所說:「王的心在耶和華手中,好像隴溝的水隨意流轉。」活生生寫照!
 
近日香港當政者之間的爭競掀動著人心,好像支持誰也不是,又事實上輪不到我們支持誰,支持不是,反對也不是。甚至在教會之間,為了怎樣祈禱,為誰祈禱也成了一種爭端。不論如何,基督徒應該知道在上位的、執政的、掌權的全都是在神的手裡,我們就應為我們能平靜敬虔、端正、平安無事的度日禱告。縱然經歷了十多年,以色列人重建聖殿的過程幾經波折,但最後也按著上帝的命定而完成了。明乎此,我們知道信心應該放在那在位置,對眼前看不清摸不透的世情,可以安然面對。
 
 
禱告
 
「掌管天地萬有的主,求你叫我們有信心,在痴疾風巨浪之下,仍然懂得依靠祢。因為祢是統管一切的神,世局變遷如何,一切都在祢的旨意之下,求我叫我們懂得為此有盼望與愛。奉主耶穌基督聖名祈求,阿門!」
 

2012年3月18日星期日

20120319 以斯拉記5:《我們的身份和任務》﹣﹣張潔明

釋義

5:1
從主前五二O年八月廿九日開始,直至十二月十八日,先知哈該宣講了一系列信息,鼓勵群眾重新開始重建聖殿(參哈該書1:1;二1、10、20)。哈該第一次宣講信息後兩個月,撒迦利亞也宣講信息(參撒迦利亞書1:1)。

5:2
所羅巴伯是巴比倫名字,意思是「巴比倫的後裔」,指他在被擄時期出生。所羅巴伯是最後一位從佔領軍當權者手中得到政治權力的大衛後裔,也是耶穌的祖先(參太1:12-13)。

這位耶書亞就是哈該書一1的約書亞。約書亞是希伯來文,意思是「耶和華拯救」,耶書亞是亞蘭文,希臘文則是耶穌。

5:8
「大石」又譯作「光滑的石塊」。

5:11
所羅門在位第四年開始建造聖殿,歷時七載。

5:14
設巴薩是巴比倫名字,他在主前五三六年主管建造聖殿根基的工程。


反省

重建聖殿的事,一等就是十六年。當年帶領工程的設巴薩很可能已經離世,而昔日年青的所羅巴伯,現在已經是中年人了。

十六年來,所羅巴伯和一眾回歸的猶太人,到底在做甚麼呢?哈該先知的告誡,或許可以給我們一點提示:
「這殿宇仍然荒廢,豈是你們住在有天花板的房屋的時候麼?現在萬軍的耶和華這樣說,你們要反省自己的行為。你們撒的種多,收割的卻少;你們吃,卻吃不飽;你們喝,卻喝不足;你們穿衣服,卻穿不暖;得工錢的,卻把工錢放在破袋裏。」(該1:4-6)

上帝沒有改變祂的旨意,也沒有忘記祂的子民。「上帝的先知們和他們在一起,幫助他們。」(5:2)幫助意即扶持、堅固。先知向他們宣告上帝的心意,激勵他們重新振作: 「你們要上山取木材,建造殿宇;我必因此喜悅,並且得榮耀。」(該1:8)
「我與你們同在。」(該1:13)
「我要震動萬國,萬國的珍寶就必運來;我要使這殿宇充滿榮耀。」(該2:7)
「這殿宇後來的榮耀,必大過先前的榮耀。在這地方,我必賜下平安。」(該2:9)
「不是倚靠權勢,不是倚靠能力,而是倚靠我的靈。」(亞4:6)

先知的勸勉使他們再次記得自己的身份和任務:「我們是天地之上帝的僕人,正在重建這多年以前已經建好的殿。」(5:11) 是甚麼使我們忘掉或逃避上帝賜給我們的身份和任務?搵食艱難?想住好啲?怕再失敗?年紀大了?今天,讓聖靈親自向我們說話,請祂再次燃點我們心中的火焰。


禱告

「天地的主,全能的神,我們是祢的僕人,是祢手中的民,求祢再次興起我們,去建造祢的殿──我們的生命、我們的教會。願祢的榮耀充滿祢的殿。奉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2012年3月15日星期四

20120316 以斯拉記4:《小心仇敵的詭計》﹣﹣ 陳智聰

釋義
 
猶大和便雅憫的敵人用盡方法企圖阻礙猶太人建造聖殿的工程。4:1-2就記載他們嘗試誘騙以色列的族長們,自己已經歸信耶和華上帝,並表示希望與猶太人一同建造聖殿。
 
這當然不是他們真實的心意,他們其實是企圖令猶太人建殿的計劃失敗。4:3 記載所羅巴伯看出他們的詭計,故不應允這班敵人的要求,而且用波斯王塞魯士的名義來使敵人無法得逞。
 
但這些仇敵又怎會就此放手?4:4-10所有的記載都是描述這班仇敵如何上本於歷任的波斯王,企圖控告猶太人是叛變的亂臣賊子。當然賊喊捉賊,從來都是仇敵的詭計。
 
可惜4:11-24卻記載仇敵引用耶路撒冷的舊事和不良記錄,令亞達薛西王相信猶太人和耶路撒冷城的確是有叛變的可能。使猶太人建殿的工程被逼停工,直至波斯王大利烏的第二年。
 
 
反省
 
猶太人的建殿工程就好比基督徒同心建造教會,使神家興旺的福音工作。我們的仇敵魔鬼眼見基督徒如此盡心盡力服侍上帝,又怎會不眼紅和心存恨惡?所以這段經文也提醒我們,當我們盡力委身服侍上帝的同時,不可以忽視仇敵的詭計,因為魔鬼不願看見神家興旺,故必定會用盡方法,企圖阻止教會的復興。牠可能會用詭計誘惑,讓教會誤以為得到幫助,其實那些披著羊皮的狼(通常是指假先知、假教士、假基督徒)是要進入教會,企圖混亂教會的福音事工。因此,這裡提醒了每一位基督徒必須培養出一種對真理的辨別能力。正如所羅巴伯辨別出仇敵的詭計。
 
但同時,仇敵也可能會用盡方法,控告教會的褔音工作,就算不能帶來破壞,也企圖令教會的復興有阻滯。所以這也提醒每位基督徒必須對教會被復興是上帝心意這件事有信心,就算被仇敵成功使其有阻滯,也不可放棄。因為猶太人這次建殿的歷史讓我們知道,他們最終都能夠建成聖殿。
 
 
禱告
 
「主啊!求你賜下辨別的靈,使我們認清仇敵的詭計,不至被惡者誘惑。也求你使教會復興,我們甘願同心建造,使你的福音大大興旺。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更願你的國早日降臨。奉主基督耶穌的名求。阿門。」

20120315 以斯拉記3: 《環境不能決定一切!》﹣﹣楊天恩

釋義與反省

3:1﹣7
從居魯士下旨准許餘民回歸重建聖殿開始,七個月後,住在各城的以色列人聚集在一起,如同一個人。他們為甚麼會聚在一處?因為七月是以色列人幾大節期聚在一起的時間,計有吹角節(新年)、贖罪日和住棚節。按照律法的規定,他們守住棚節的時候,需要齊集在耶路撒冷。(利23:33﹣36)

以色列人一年有三次要上到耶路撒冷聖殿守節。當時聖殿的根基還未立定。(3:6)而且,聖經告訴我們 ,似乎當地已經有些人在原有聖殿的根基上築壇獻祭,但他們卻在其上仍舊獻祭。3:3中提到「“因”他們懼怕鄰國的民」,這「因」字可以譯作「雖然」(要留意,這樣的翻譯好像跟和合本的反過來,然而,卻更貼近上文下理)。

這裡讓我們學到一個深刻的功課:不是環境決定我們怎樣敬拜神。我們的敬拜要超於環境給我們的限制。有些人常常說,我們沒有跟隨神的條件,環境並不容許我們跟隨神。相對當時的餘民,我們的條件限制實在是「小巫見大巫」。餘民的是仇敵在旁的窺視(見拉4,5:3﹣17),直至尼希米領第二批回歸的餘民到達,並重建城牆,這些敵人對他們的威脅有增無減。(尼4)雖然聖殿是聖民崇拜的中心,而聖殿被毀後,根基仍未立定;但是崇拜神並不需要單單著重外在的形式。所以他們著重的,不單獻上燔祭,而是繼續獻上「甘心祭」。(3:5)甘心祭與燔祭有著很不同的意義。獻為燔祭的祭牲一定要完美的才可以獻上,這是神所命定的。完美的牛或羊價值會比不太完美的為高。但甘心祭的祭牲可以是四肢長短不一的(利22:23),這是基於神對人的體恤,和人對神慈愛的回應。所以這也叫作平安祭。對,因為神對聖民的慈愛和體恤,所以無論在任何環境,神都成為聖民的幫助和保護。

環境不能限制神的工作﹣﹣祂的救贖、祂要完成和成就的事情。所以,聖民明白神話語的能力﹣﹣事實上,在回歸以後,他們對過往先祖歷史的反省,使他們明白到他們亡國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遵行神的話語(尼9:6﹣38),所以他們在回歸後按著律法書上所寫的來進行他們的崇拜。(3:4)這正好回響著回歸的以賽亞先知所指出的:
耶和華如此說:「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腳凳。你們要為我造何等的殿宇?哪裡是我安息的地方呢?」耶和華說:「這一切都是我手所造的,所以就都有了。但我所看顧的,就是虛心痛悔,因我話而戰兢的人。」(賽 66:1﹣2)
 環境會改變。神的話語不會改變。(路 21:33)

3:8﹣13
3:2中的所羅巴伯是大衛家的後裔,所以也在當時被任命為這群回歸的人的領袖。哈該和撒迦利亞先知曾在神的感動中多次鼓勵他(拉5:1,對照哈該書及迦4:6﹣9)。在當時的人看來,所羅巴伯是神所設立的其中一位「受膏者」(彌賽亞),因為他要帶領餘民重建家園。

很多人,特別是見過舊殿的老年人(因為第一次回歸距猶大亡國大約56年),因聖殿的根基被奠立,因而大聲歡呼,甚或哭號呼喊。(拉3:11﹣13)哈該先知給我們另一幅畫面。該2:3告訴我們,他們哭嚎的原因是因為這新殿的榮耀比起舊有的相差太遠了。然而哈該先知卻進一步向這群失望的人發出神的話語,就是當他們面對惡劣的環境、嚴重的不足和短缺,只要剛強作工,神就必與他們同在,並且要神蹟性地供應他們一切的需要。(該2:4,6﹣7)

這裡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反省。有時我們期望神先出手、先供應,我們才跟隨進行。美其名為順服,實質卻是因為不想走得太前、又或不想承擔太大責任、又或是懼怕付出太多,得不到應有的回報﹣﹣那麼我們就讓別人先走一步,看看結果,如果是順利的話,我們就說:神容許。其實我們是沒有信心。我們要用眼所眼的來支持我們的信心行動。結果我們失去經歷神的機會。請記著:屬靈的原則是﹣﹣憑信心,不憑眼見。(林後5:7)


禱告

「主啊,我敬拜祢。因為祢手掌管宇宙萬有。祢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祢說有就有,命立就立。
主啊,願意我對祢這樣的敬拜,叫我的眼光,從對環境的懼怕,轉向成為對祢的敬畏。因為世界縱會改變,祢、祢的話和祢對我的愛,都不會改變。
所以,讓我在急風暴雨中,仍然親近祢,在祢翅膀蔭下安然居住。
阿們。」

2012年3月13日星期二

20120314 以斯拉記2:《新景況》﹣﹣鍾樹森

釋義
 
對於很多聖經讀者來說,大凡家譜與人名表之流都是叫人怕怕,讀經與靈修看到的時候,總想第一時間跳過這些經文。或許,第二章也是一篇叫大家想儘快「了斷」的聖經。
 
這是一份猶大被擄歸回的名單,同一份名單出現在尼希米記七章裡(這也是說明為何我們這次是兩卷一起讀)。雖然兩份名單有不同之處,但因篇幅所限也就不在這多講了。在這名單裡,有些人是按地點來劃分,有些人是按祖宗來劃分,亦有些是按身份後再按祖先劃分。
 
名單裡的人,最叫人留意到的,可能是在2:59起的一些「不能指明」者在族譜之中尋不著的人。因為他們是尋不著,結果被「算為不潔,不准供祭司的職任」(2:62)。與此同時,另一個景像又會吸引我們的注視,就是有些族長甘心獻上禮物,為要重新建造聖殿。兩件事情一先一後的敘述,成為了一個對比,一些不能證明身份的人被拒,而一些奉獻者甘心向神擺上。
 
到本章的結束,一同身份的人都回到自己的城裡。大家似乎都各就各位,為了迎接新的時代作好準備,為了在重建耶和華殿的工作如箭在弦。
 
 
反省
 
經過亡國被擄的日子,在迎接新世代的來臨時,以色列人的第一批回歸大隊已率先返鄉。在大伙兒要為重修聖殿付出的同時,似乎一個問題很快就帶了上來:「寧缺勿濫還是寧濫勿缺」?按第二章的做法,他們當日選擇了前者,就是寧缺勿濫。
 
有時在事奉的日子裡,我們基於包涵與愛心,真的會有多多益善的態度。我們亦會很輕易他引用聖經來支持我,既要讓身體與不同肢體配合,又要叫大家保守合一,結果雜質就進入了群體裡。從後續的經文裡,我們可以看到當日以色列人所取的態度實有其必要性,第四章開始時就有敵人要參與建殿,而所羅巴伯與族長就拒絕一事。為保守神子民群體在聖潔的一致性上,拒絕雜質的滲透是有其必要性的。
 
讀到這裡,大家亦不要極端的拒絕。縱然三家人被拒絕,但他們仍然是有機會參與其中的,「直到有用烏陵和土明決疑的祭司興起來」(2:63)。我們在教會裡,真的有機會拒絕了一些肢體與我們一起事奉,原因可能比這裡的「不潔」更輕微。拒絕的原因可以很多,或許是那肢體剛進教會、或許是那肢體的恩賜不配合,或許是該肢體的心智未夠成熟,甚至更多其他原因亦都會有。不論如何,我們在這一刻對他人的保留不應該成為永遠的拒絶,我們應該看到他未來的可能性而仍然開放機會給他或他們。
 
本章末段,記載了一些族長為重新建造聖殿的奉獻,作為「餘民」(死剩種)他們的奉獻既接續了第一章所記載的,但同時亦成了為神做大事的基礎。
 
 
禱告
 
「主啊!求你為我造一個清潔的心,叫我裡有正直的靈,更叫我樂意被為煉淨,成為聖潔合你所用。更求你給我智慧,懂得分辨在群體裡的各員,讓我所事奉的團隊成為聖潔無瘕的一群精兵!」

2012年3月12日星期一

20120313 以斯拉記1:《萬事互相效力》﹣﹣楊天恩

釋義與反省

1:1﹣4
波斯王古列元年,就是公元前538年。這也是他征服巴比倫的第一年。

對當時很多人來說,古列能征服國力如日方中的巴比倫,根本上是天方夜談。被擄時期的以賽亞先知早已預言這件事在神的計劃中必要發生(賽41:2﹣4;賽45),然而神的子民卻嗤之以鼻。(賽42:18﹣20;賽48)他們看到的是環境:巴比倫有何理由會被國力差距很遠的波斯征服呢?他們看到的是利益。因為猶大人被擄已經最少56年,按照耶利米先知的預言,他們被擄了約70年(這應該是從約雅敬在位第三年第一次被擄開始計算,那時是主前605年。參耶 25:8﹣12及29:10﹣14),被擄的人已經在巴比倫落地生根,甚至也與異族通婚。(拉10:10﹣11)他們在異鄉已有穩定的生活,他們並不歡迎太大的轉變。在各種主觀和客觀的條件下,他們並不十分贊同波斯王古列可以改朝換代。

但請留意,「耶和華為要祂……所說的話」。(拉1:1)神的話並不受客觀的環境和人主觀的願望限制!祂能興起古列,也就能激動古列(實在「激動」一字,原文就是「興起」,見賽45:13)的心靈!

神的意念非同人的意念,神的道路也非同人的道路。(賽55:8)神已經一早計劃,甚至使用不認識祂的人,甚或是另有目的的人(當時古列只是以各族的宗教自由來鞏固他的管治而已!),來完成神自己的計劃。所以如果我們對照先知的說話,我們可以看到「歴史」(history)真的是「祂的故事」(His-story)!或者有人認為這樣的看法膚淺,但當我們用信心的眼睛看待這些事情時,「神的永能和神性確是明明可知的」。(羅1:20)

所以問題不是你看見甚麼外在環境的因素和變化來決定你對神的回應,而是務要抓緊神所計劃和應驗的應許。神使用了一個外邦人的王古列來招聚以色列人來重建祂的聖殿,為的就是要讓神自己得著敬拜。(1:3)如果一個信徒告訴你重建聖殿和敬拜是重要的話,那並不算得甚麼;然而一個外邦人給與你各樣的方便來重建聖殿和恢復敬拜,你豈可不去抓緊這機會並從神而來的印證麼?

1:5﹣11
1:4中古列要求神的「餘民」要因為重建聖殿,而奉上「甘心的禮物」。

正如在導言部份我們曾經指出,「餘民」一字,以廣東話來說,實在更為傳神﹣﹣「死剩種」。實在在被擄前的先知,已經宣告「餘民」回歸的異象。(摩7:11﹣20)神的選民本來因為得罪神而被命定完全被消滅,但卻基於神的恩典和永遠的約,故此神為以色列和猶大保存餘民。被擄的以賽亞所反映的,是一群因為看環境而看不見歴史後面工作的神的人。他們並不認識神的恩典和相信神為他們而和他們祖宗所立的永約。然而,當餘民對神救贖的計劃說「阿們」時,獻上「甘心的禮物」﹣﹣就是「自由奉獻」之意,就顯得合情合理。

因為了解神的心意和作為,並投入敬拜祂,必然會使我們樂於奉獻。否則,這只說明我們所有的只是宗教,而不是對神真實的認識,以致信任和委身。

請留意這些餘民的奉獻帶來極大的能力。這樣的奉獻叫古列王也作出奉獻。對古列來說,他並沒有歸還「耶和華殿裡的器冊」的義務。因為這些都是他從巴比倫王國庫得來的戰利品。實在國庫中有些甚麼,也不是隨便一般的猶太人所能知道的。他拿出來與否,跟本他人不能過問,更遑論是被征服的民族。請對神透過不同方式邀請你奉獻的結果有信心。你的奉獻不單能滿足神的心意,也要改變四圍環境的人,跟你進入同等深度的敬拜當中。

先知哈該這樣說: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過不多時,我必再一次震動天地、滄海,與旱地。我必震動萬國;萬國的珍寶必都運來,我就使這殿滿了榮耀。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該2:6﹣7)

不要輕看你的奉獻。


禱告

「主啊!憐憫我。很多時我會容讓環境、我所不能控制的客觀條件來成為我不跟隨祢心意的藉口。我沒有看見祢在這些事件後的作為,我也沒有敬拜祢作為萬神之神、萬王之王、萬主之主。我認為世界上很多的事情比祢更大、更有能力。主啊,原諒我的小信。也願諒我的自以為是。

主啊,今日我要用信心的眼睛,看見你是歴史的主,掌管宇宙一切。甚至我的生命以外的事情﹣﹣這些事情也會影響著我﹣﹣但祢都用權能的話語托著它們。主啊,讓我因此而認同祢的工作,甚至獻上自己和自己的所有,投入祢已經進行的工作當中。使用我建立祢的家、祢的殿。

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20120313 以斯拉及尼希米記導言:《奮進:建立神的聖殿》

當快要完成《馬可福音》的時候,幾位牧者在籌算《焠掌劄錄》下一卷應使用那卷聖經,幫助教會更有目的地成長。當然,按數年前大家寫靈修分享的習慣,是以一卷新約,一卷舊約交替的形色進行的,為的是使弟兄姊妹能更有目標地完成整卷聖經,又不會過於沉悶。

不過今次我們有一點改變。

我們很著重神在末後的日子會如何建立教會。當我們建立教會的時候,我們應當有怎樣的心態?我們的態度、價值和行動應如何配合?在紛擾的世俗生活中,如何在各樣的困難中仍然堅持屬天的呼召?如何在人生中有限的時間和特定的時空中,因主之名為自己定下生命的優次?這些都是一個作門徒大是大非的問題。是生活的現實,而不是宗教的外表。

舊約聖經中以斯拉和尼希米二人,都處身在一個歴史的大時代中。隨著神所呼召的聖民因為沒有遵行神的心意而亡國被據,經歴一代人的流離顛沛,直至神要從這群餘民(用廣東話更直接地說,就是「死剩種」)中興起救恩,神選召了不少的人成為重建這個民族﹣﹣不單是一個國家,而且是這國民所以存在的意義、在神的計劃中呼召的恢復﹣﹣的媒介。以斯拉和尼希米這二人是其中的佼佼者。相比列王記上下以先知的角度記載南北兩國的歴史,歴代誌上下從祭司的角度記載著從亞當至猶大亡國的史實。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卻標誌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聖民回歸,重建聖殿和耶路撒冷的城牆。

聖經中同一時期也有很多先知進行事奉。哈該、撒迦利亞和瑪拉基先知的訊息,都值得我們對照研讀。可以說,以斯拉和尼希米提供了解讀先知書的歷史場境。亦有部份學者認為以賽亞書56至66章也提回歸建殿的信仰群體的深層掙扎,與前面所提及的三卷先知書的主流意見有所不同。這亦可使信仰群體研讀這些書卷時,有不同的角度了解上帝的心意。

今次就讓我們一次過研讀這一段重建的歷史。也讓我們了解神對建立祂的家有著怎樣的期望和要求怎樣的回應。

20120312 馬可福音16:14-20:《堅信﹣﹣神蹟永隨》﹣﹣楊妙恩

釋義

16:14
耶穌責備門徒,因為他們在聽過所有見過復活的耶穌之人所作的見證後,仍是不信。直至現在,耶穌與他們同吃同喝,他們終歸還是不能不信。

16:15-18
耶穌並不是提議門徒將福音傳給萬民,而是吩咐﹑命令「你們要去」。(太28:19)縱使耶穌責備門徒不信,心裡剛硬,但透過對門徒的差遣,耶穌再一次肯定祂對門徒的揀選。同時,耶穌亦強調惟有靠著信,人才能完成神的旨意。因著對神話語﹑能力的確信和順服,人能得著耶穌所應許行神蹟的能力,以及祂的保護去傳講福音。神蹟從此成了門徒的標記。

16:19-20
在耶穌升天後,門徒出去作主要他們作的工,主便和他們同工,作只有祂能作的工——行神蹟,以祂的能力伴隨著信祂的人。


反省

耶穌期望祂的教會——我們,按祂的旨意用神蹟奇事「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作為耶穌的教會,我們是否帶著這個能力?我們有活出耶穌對我們的期望嗎?當我們每星期步出教會時,我們有否按照耶穌對我們的期望般「出去」,抓緊每個機會去見證﹑傳揚福音,並見到神蹟隨著我們來為福音作證呢?還是到今天,我們仍然只熱衷於隨著神蹟到處跑,一心只想領受﹑領受再領受? 也許你都很努力傳福音,但時會感到吃力;神所應許的權柄﹑能力似乎無法運用。這或因你缺乏信心﹑缺少對神的認識,甚至與神的關係出問題所致。 既然耶穌已應許必與我們同在同工,我們便只管相信,並在生活上與主連在一起,信祂所信,想祂所想,作祂所作。


禱告

「親愛主,願您的旨意在我們當中成就,求祢興起祢的教會,阿們。」


馬可福音劄錄全卷完

20120309 馬可褔音16:1-13: 《硬心與不信》﹣﹣吳詩韻

釋義
16:1﹣6
這些婦女們買了香膏,準備要去膏耶穌的身體。他們想使耶穌的屍體保存得耐久一點。很可能她們沒有期望耶穌會從死裡復活。當她們去到時,只看見一塊石頭擋在墓口,同時還有一群羅馬的兵丁在看守。這是因為祭司長和法利賽人擔心耶穌的門徒會暗中來「偷取屍體」,然後虛構耶穌復活的事。所以他們要求巡撫彼拉多派兵丁來看守墳墓。馬太記述大石塊被輥開這件事是一件神蹟。
這天使向婦人們宣告耶穌復活更特別強調墳墓是空的,因為耶穌的身體已經不在那裏了,上帝叫耶穌從死裏復活了。
16:7
耶穌願意彼得在耶穌整個受難過程中,在信仰上遭受最大打擊,以及在失敗和罪疚感中得到䆁放,立即重新堅定彼得的信心,這的確是很合乎情理的(參閱約翰福音21章)。耶穌在另一處甚至吩咐彼得說:「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路22:32)。
16:8﹣10
當時耶穌復活後最先向婦女們顯現,確是令她們驚恐。驚惶過後,她們就將這個好消息很快地傳揚出去了。雖然當時門徒聽到耶穌復活的消息,他們並不相信,卻停留在精神極度沮喪的光境中,而且更為耶穌的死而哀慟哭泣。
16:11-13
耶穌的門徒好像沒有期望耶穌復活這事會發生似的,門徒更兩次表達出不相信耶穌復活的事實(16:11,13~14)。耶穌在以馬忤斯路上的那兩個門徒,起先在路上和耶穌交談的時候,根本就認不出耶穌的身分來,一直等到耶穌當晚與他們用餐的時候,他們才認出耶穌(路24:30﹣31)。認出耶穌以後,他們便立即回到耶路撒冷去,向十一個門徒見證他們的經歷。
反省
門徒從耶穌的口中曾不只一次聽過祂預言自己被殺害和復活的事情。門徒對於耶穌死了後復活,所作出的反應是不信。的確,從不同的聖經記載中可見,耶穌復活了這事實,不只是三數人見過。可是,門徒仍然對此事無動於衷,門徒「卻是不信」(16:11)、「也是不信」(16:13)。不信的原因是惡者存留在我們生命的根,不信的根會越生越長,甚至變成硬心。門徒一次又一次的不信,很有可能患了硬心的毛病。硬心是一個不敏感、固執、不願聽勸告的心,他們心靈的眼睛盲了,便使自己的心剛硬起來,令人對所有事物感到麻木。硬心的人不再對神的事情感興趣,甚至懷疑一切從神所知道的事情。硬心更讓我們漠視神的工作,最可怕的就是硬心會將我們的生命推向不信和否定神的態度。不信的心不但得罪神,而且漸漸帶我們進入滅亡之門。 
「得勝的、必承受這些為業.我要作他的 神、他要作我的兒子。惟有膽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殺人的、淫亂的、行邪術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說謊話的、他們的分就在燒硫磺的火湖裏」(啟21:7~8)
我們經歷了不少聖靈同在的聚會,親眼見過並且經歷過不少神蹟醫治,我們的信有否對主產生更大的信靠?或是門徒的硬心同樣是我們的心靈狀態?
禱告
「主耶穌,請你給我一顆新造的心,將聖靈的雨水澆在我的心田,使我的心變得更柔軟,對袮有更大的信靠,願袮堅固我的信心。阿們!」

20120308 馬可福音15:21-47:《人的不公義,上帝的救法二》--林惠欣

釋義 

15:21
 依照當時羅馬政府的規定,十字架是要受刑的人自己背負。可能耶穌因為被連夜審問沒有休息,又加上被羅馬兵丁鞭打(參路22:63、約19:1),已經無法負荷十字架的重量,走不動了。所以古利奈的西門臨時被羅馬兵丁勉強地拉出來替耶穌背十字架。這位古利奈的西門,是亞歷山大和魯孚的父親。在羅馬書16:13記載︰「又問在主蒙揀選的魯孚和他母親,他的母親就是我的母親。」古利奈人西門因為被羅馬兵丁強迫替耶穌背十字架,結果反而因此認識耶穌,且他和他的妻兒後來在早期教會的福音事工上,有很好的表現。人要治死耶穌,神卻拯救了古利奈的西門一家,使原本「勉強」幫耶穌背十字架成了他們一家蒙福的道路。

15:22-28
「沒藥」有麻醉的作用,若喝了沒藥調和的酒,如服了麻醉劑,可有助減輕痛楚。耶穌為我們的緣故,衪不願減輕痛苦沒藥調和的酒,甘願為我們受盡痛苦,所以祂拒絕喝下這酒。當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時候,「在上面有衪的罪狀,寫的是『猶太人的王』」(15:26)。「猶太人的王」說出了耶穌正是為此而被釘十字架。15:28說「這就應了經上的話說『衪被列在罪犯之中』是應驗了先知以賽亞所說︰
「所以,我要使他與位大的同分,與強盛的均分擄物。因為他將命傾倒,以致於死;他也被列在罪犯之中。他卻擔當多人的罪,又為罪犯代求。」(賽53:12)

15:29-36
耶穌在十字架上,可是有好多聲音叫祂下來,不停要求耶穌自救(15:30-31),又用耶穌曾說過的話,所行的神蹟,去挑戰衪、羞辱衪、戲弄衪。但是耶穌並沒有下來把自己交給世界,祂知道神的心意和計劃。耶穌在斷氣前大聲喊叫「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神是否真的離棄了耶穌呢?不!因為這是神的道路,因為若不是神的旨意,耶穌不會為自己選擇這條路。因此耶穌選擇把自己留在十字架上,把自己交給神!

15:37-47
耶穌為我們流盡每一滴血,也為我們呼出最後一口氣。當耶穌斷氣後,聖殿的幔子裂為兩半。本來神與人之間隔著一道堅固的牆,那就是罪,罪的結局就是使人與上帝隔絕。現在因耶穌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開闢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使我們得以藉著祂坦然進入至聖所,來到神施恩的寶座前。(參來10:19-20)人可以靠著耶穌的名,直接與神交通。耶穌死後,百夫長說:「這人真是神的兒子!」(15:39)他並非因為看見耶穌從十字架上下來,而是看見祂順服到死的見證。


反省

試想一下,當時的人是如何對待耶穌,他們把莫須有的罪名加在耶穌的身上,羞辱衪、戲弄衪、鞭打祂、離棄祂,最後更為我們被釘在十字架上,耶穌是如何面對這一切?

因為祂清楚明白神的心意,所以耶穌就能面對這一切。

讓耶穌整個被釘十架至死的過程,不要成為歷史故事,卻要成為我們生命的提醒︰與主更親近、努力為主作見證、更確信耶穌是神的兒子。首先我們要把自己的軟弱都交給耶穌,好讓祂在我們生命中掌權,讓我們的生命得以改變,使我們更明白神在我們生命中的美意。


禱告

「主啊!我們今天能靠著耶穌的名,向您祈禱,是因為您的愛子耶穌死在十架上的緣故。讓耶穌死在十架的過程,能成為我們的提醒,讓我們一直與您連在一起,不要因為罪與您隔絕。阿門!」

20120307 馬可福音15:1-20:《人的不公義,上帝的救法一》--方國成

釋義

15:1-5
耶穌被祭司長、長老、文士以及全公會的人無理地交在彼拉多手中。他們心地邪惡。公會沒有治人死罪的權力,故此對於羅馬政府來說,「自稱為神的兒子」(可14:61-62)只是屬於宗教上的爭議,不足以構成死罪。為了治死耶穌,他們在彼拉多面前改以「他自稱為猶太人的王」的罪名指控他。由於涉及羅馬統治權威,就有治死耶穌的理據。耶穌說:「你說的是。」正確的翻譯應為「是你說的」。除了有關彌賽亞身份的問題,其他的指控他一概沒有回應,以至令彼拉多驚訝,怎會有一個人被誣告而沉默。耶穌並非不能反駁祭司長對他的無理指控,乃是突顯在人的不公義中,神的救法是以耶穌的無罪之身,為了世人的罪被牽到宰殺之地。這是應驗了先知以賽亞對神受苦僕人的預言:
「他被欺壓,在受苦的時候卻不開口;他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因受欺壓和審判,他被奪去,至於他同世的人,誰想他受鞭打、從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百姓的罪過呢?」(賽53:7-8)

14:6-15
彼拉多本意利用羅馬政府在每年逾越節的時候釋放犯人的傳統,將無辜的耶穌釋放,但在祭司長的煽動下,群眾寧將殺過人的亂黨頭目巴拉巴釋放。為了取悅群眾,免得在節期生亂,彼拉多按著群眾所求,釋放巴拉巴,釘死耶穌。祭司長的罪,是在於嫉妒耶穌受群眾的擁戴而存著對耶穌仇恨的心,群眾因為在迷惑中不能辨別,流了無辜人的血,彼拉多因為審判上的不公義並不能以洗手脫罪,致使耶穌受難。可見人的不公義,神仍然施行救贖的慈愛,是應驗了先知的預言:
 「他雖然未行強暴,口中也沒有詭詐,人還使他與惡人同埋;誰知死的時候與財主同葬。」(賽53:9)

14:16-20
羅馬政府會對死囚在釘十架前重重地鞭打,耶穌為了承擔世人的罪,使我們得醫治,身體受了極度痛楚,隨後更被全營約六百個兵丁戲弄。可能羅馬士兵多由外邦人所組成,他們本身又對猶太人極其痛恨,故此把心中的苦毒和仇恨發洩在耶穌身上。他們替耶穌穿上象徵君王的紫袍,帶上荊棘冠冕,還以葦子打耶穌的頭,令他戴荊棘冠的痛苦加劇,吐唾沫在他臉上,屈膝下拜,盡情地羞辱耶穌,然後才帶他去釘十字架,令無罪的耶穌所受的遠遠超過身體所受的苦。不認識耶穌是神兒子的羅馬士兵,因無知而參與在拒絕耶穌、嘲笑耶穌、譏誚耶穌的罪上。然而;在人的不公義中,神仍然願意施行拯救,為世人贖罪。正如先知的預言:
耶和華卻定意將他壓傷,使他受痛苦。耶和華以他為贖罪祭。他必看見後裔,並且延長年日。耶和華所喜悅的事必在他手中亨通。他必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便心滿意足。有許多人因認識我的義僕得稱為義;並且他要擔當他們的罪孽。(賽53:10-11)


反省

假如這個時候耶穌再問他的門徒:「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甚麼,我所喝的杯,你們能喝嗎?我所受的洗,你們能受嗎?」(可10:38)作為門徒的我們,會怎樣回應?然而無論如何,耶穌已經吩咐說:「我所喝的杯,你們也要喝;我所受的洗,你們也要受。」(可10:39)因此;並不是我們的恆忍能承受耶穌所受的苦杯和受苦的洗,乃是聖靈的大能在我們裡面不斷動工,我們才能在苦難中仍然見證耶穌是主,榮耀耶穌。

另一方面;正如經上說:「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羅3:10)因此;在祭司長、文士、全公會、猶太群眾、巡撫彼拉多、羅馬士兵等人所犯的罪中,我們可有發現自己的罪?是祭司長的嫉妒和奸惡,拒絕承認耶穌是神的兒子,要把耶穌在生命中棄絕?還是猶太群眾的硬心和愚昧,沒有辨別真理和真相的能力?是彼拉多只想取悅別人、自求多福、埋沒良心的不義?抑或是羅馬士兵在苦毒、仇恨以及無知下拒絕、嘲弄、譏誚耶穌是主的真實?

我們實在需要安靜下來,再一次思想我們的不配,耶穌竟為世人的罪承受苦難。在我們諸般的不公義中,神卻願意擔當我們的罪,背負我們的重擔。正如經上說:「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做的。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5:7-8)」原本我們的罪是要叫我們死在罪惡過犯之中,與神隔絕。但神卻以耶穌作為贖罪祭,使我們承認主名的人得稱為義。故此;一切都是神的慈愛和恩典。這莫大的愛和恩典驅使我們謙卑下來,承認我們的過犯,離開以前的不義,跟隨耶穌、效法耶穌,愛慕耶穌。並且領受聖靈的大能,領受福音的使命。因為神的愛擺上我們自己。因為神的愛和恩典,配得我們這樣全然的擺上。


禱告

「主啊!祢願意救贖的慈愛是何等長闊高深,叫我們感恩,叫我們謙卑。讓我們知道,沒有一種惡行祢不願意赦免,沒有一個罪人祢不願意接納。我們要作的,乃是接受祢的大愛和恩典,承認我們是蒙愛和蒙恩的人。承認祢就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我們要作的,乃是遵行祢的旨意。求祢把所應許的聖靈澆灌下來,使我們能遵行祢的旨意,使祢的旨意成全,使祢喜悅的事情亨通,使祢心滿意足!阿門!」

2012年3月11日星期日

20120306 馬可福音14:53-72:《心靈的掙扎三》--駱家欣

釋義
 
這段落分別記述了耶穌在猶太人的會議上受審,及彼得在院子裡不認主兩件事情,它們互相連繫,要瞭解其中意義的最好方法,就是從另一件事的反面著手,成為另一事件的對照。
 
故事中耶穌和彼得成為面臨壓力時行為的範例。耶穌在勢力當權者面前,正面臨著死亡危險,祂表示出無比的勇氣,更樂意付上被判死刑的代價。另一邊廂的彼得,在平凡的生活中同樣遭到考驗。彼得面對使女和旁人一共三次的指控,要彼得承認門徒的身份時,他卻顯出生命中的懦弱,在面臨壓力之下,完全的屈服了。假若我們說那穌成為我們面臨死亡危險的榜樣,那麼,彼得的行為就是許多人面對敵意、排斥和難堪的範例。
 
彼得首先假裝不理會(我不知道,也不明白你說的是什麼),然後就否認自己是基督徒的一員(他否認和他們是「同一夥人」),最後則否認自己和耶穌有任何關係(我不認識你們所說的那個人)。經文如此的記載他三次不認主,雖然期間他沒有說過敵擋主的一句話,但卻反而指著自己發假誓(14:71)。向上帝起誓,本來為的是要向別人表明自己說實話,否則會招來上帝的懲罰。但極諷刺的是彼得為了解除難堪的局面,他正「睜大眼說假話」,在極力聲明自己無辜時,故事內容卻已判定他有罪,最終被罪所勝。相反,耶穌被判定罪該死時,但讀者都知道,故事內容在宣告著他是正直、無罪,最終也證實了祂的勝利。
 
 
反省
 
段落以彼得想起主的說話,「就哭了」作結,正給我們留下無限的省思。故事雖沒有交代彼得犯罪的後果,卻表示出了彼得內心的悔意。彼得的反應,也正描寫著信徒真實的處境和掙扎。我們若從耶穌身上看到上帝對待我們的甘願捨己,那麼,從彼得身上就看見我們每個都是個怎樣對主的人。耶穌表現出我們面對壓力時當效法的樣式,彼得的行為則是我們應當避免。耶穌因勇敢堅定見證而喪失生命,最終反得了生命;彼得企圖自救,但事實上反而定了自己的罪。
 
對我們而言,究竟甚麼是「跟從主」?儘管我們有強烈的意願如彼得一樣,甚至每次敬拜禱告,大聲宣示自己真愛主的立場;事實上卻像軟弱得像彼得一樣,為了存留面子、立足的位置卻不認祂。經文給我們的好消息是,主耶穌甘心捨己愛我們,我們得救完全是祂的恩典,並不是靠著自己的表現,而是倚靠主的信實。但主耶穌堅定的回答,為了我們接受審判,卻正反照出我們的罪。上帝獻上自己的兒子,即使不認祂的也因此蒙救贖。面對著這樣愛,你決定怎樣回應呢?倚靠自己的不可靠,倒不如信靠信實的父,並努力地靠祂給你的力量堅定跟隨,勿讓自己成為另一個「彼得」。
 
 
禱告
 
「主呀!感謝祢對我的愛和接納。在軟弱或是在剛強,我也願以祢作我榜樣,靠著祢給我的力量,一生堅定不移地緊緊跟隨!阿們。」

20120305 馬可福音14:32﹣52:《心靈的掙扎二》--梁麗珊

釋義
 
今日整段經文都是描述耶穌於客西馬尼園的禱告及被門徒猶大出賣並被拘捕的過程﹐經文充滿了耶穌深度的情感表達﹐將耶穌的神性與人性刻劃得淋漓盡致。
 
14:32節
耶穌和門徒去到一處稱為「客西馬尼」﹐意思是「榨油坊」﹐為榨橄欖油的地方,此地位於汲淪溪谷東面、橄欖山麓。他們打算在此作禱告。
 
14:33﹣34節
跟祂上前禱告的有彼得、雅各和約翰﹐當時的耶穌內心滿是驚怕、恐懼﹐情感上甚為難過﹐祂鄭重地向門徒表達自己深度的痛苦﹐「幾乎要死」是很強烈的心靈沉痛的狀況;叮囑門徒要打醒十二分精神禱告、等候。
 
14:35﹣36
耶穌以「阿爸」稱呼上帝﹐「阿爸」是亞蘭文﹐是幼兒對父親的暱稱;當時的人﹐一般不會用這種稱謂向神禱告﹐耶穌於此是表現出他與天父之間的獨特的關係。 「杯」是比喻上帝審判所帶來的災禍與苦難﹐此處的「杯」是指基督要為世人的罪所負擔的刑罰。 耶穌真誠地去到天父面前﹐表達自己的軟弱與需要﹐毫不矯飾﹐自然地流露祂面對十字架挑戰的掙扎﹐但由於對世人的憐愛﹐更清楚自己的身份及使命﹐祂順服地向父謂︰「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你的意思。」
 
14:37﹣42
耶穌先後作出了三次相同的禱告﹐期間一直鼓勵門徒要「儆醒」、「免得入了迷惑」﹐奈何門徒的「心靈願意、肉體軟弱」﹐三次耶穌看見的都是未能與祂同步的門徒…此刻的耶穌應該是極其孤單﹐這幾位與祂一同經歴不少神蹟奇事的「入門弟子」﹐在生死關頭﹐卻未能與自己同心禱告、彼此守望;此等失落心情﹐實非旁人所能理解。
 
14:43﹣52
耶穌被猶大出賣﹐他以親嘴作暗號﹐使人拘捕耶穌﹐此事正應驗了經上的話。
 
 
反省
 
理智與情感常常在人生的重要關口使人徘徊、甚至停滯不前。這方面耶穌亦能體會。理性上﹐祂完全明白祂的使命﹐祂正為此而生;然而﹐情感的失落與心靈的孤單卻煎熬著祂﹐祂將要獨自面對前路﹐與所愛的家人、門徒分離﹐與神分離。 耶穌是真真實實的人﹐有血有肉、更有情感;面對將要走上十架的挑戰、被所疼的出賣﹐重重的打擊並沒有叫祂折服或者逃避。反之﹐祂以禱告呼求神的幫助﹐祂的禱告真誠、坦白﹐沒有掩飾自己的懼怕、惶恐﹐願意面對真實的自己之同時﹐亦尋求父神的心意。祂更沒有因為只看重一己的感受﹐而放棄了神所託付的使命;而正正是這種在愛中的順服﹐幫助祂超越了自己﹐完全擺上。
 
真正的福音呼召人捨己﹐而不是呼召人實現自我。﹣﹣約翰·麥克阿瑟(John MacArthur)
 
 
禱告
 
「神呀!求祢憐憫我﹐顧念我﹐在我陷於心靈的掙扎時﹐求祢給我勇氣去順服祢﹐完全降服在祢的愛底下﹐求祢以江河活水的愛把我整個人淹蓋、融化我;使我心甘樂意地追隨祢。更求祢賜我禱告的良伴﹐叫我不致孤單乏力﹐讓我能與靈伴彼此的守望﹐同走天路。幫助我回應祢的愛﹐放下自己﹐以全人活出祢對我的召命。」

20120302 馬可福音14:12-31:《心靈的掙扎一》--陳家祺

釋義
 
14:12
「逾越節」︰逾越節,一般而言是在受難日和復活節前後。這是與以色列人出埃及這件歴史事件有關,以記念神對以色列人從埃及為奴之苦中拯救之恩。那時,神向埃及降下滅長子之災,於是吩咐以色列人各家宰一只無殘疾一歲的公羔羊(出12:5),並以其血塗在各家的門框和門楣上(出12:7),滅命的天使便會「逾過」那些有血為記號的門戶,以色列民因此得神的保守脫離埃及的壓制。可參出埃及記第十二章。
 
「除酵節」︰除酵節(參出12:15-20),也是與以色列人出埃及時有關的。當時,在正月十四日(出12:6),他們宰了羊羔,要與無酵餅和苦菜一起吃(出12:8),而他們要從十四日晚上直至二十一日晚上,吃無酵餅(出12:18)。酵,是指任何能使麵團或液體產生發酵反應的物質,以此表示罪惡或道德敗壞之意思。無酵餅就象徵悔改、離棄罪的意思。 
 
14:18
「與我同吃的人要賣我了」︰耶穌所指的就是十二門徒中的一個﹣﹣加略人猶大(可14:10),可參約13:21-30。
 
 
反省
 
耶穌在逾越節筵席前兩天,曾再一次對門徒預言自己將受難,「你們知道過兩天是逾越節,人子將要被交給人,釘在十字架上。」(太26:2)耶穌知道自已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在這個逾越節的筵席,祂設立主的晚餐。耶穌拿起餅祝福了,擘開遞給門徒,並說這是祂的身體,叫他們拿著吃;又拿起杯,祝謝了,遞給門徒,叫他們喝,這是祂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的,使罪得赦。耶穌自己的身體,是無玷污的,就像是以色列人出埃及時所吃無酵餅一樣;祂流出的寶血,就像是塗在門框和門楣上的羊羔的血。門徒當時可會想像到以色列人出埃及時,得蒙神奇妙救贖的情景?而耶穌自己就成了那羔羊獻上,當面對即將被交在人手,釘在十字架上,那心情是何等的掙扎?主的餐後,耶穌與門徒提及分離與復活的事,縱然耶穌預言彼得三次不認祂,彼得卻堅決地發出要誓死跟隨耶穌之言論,亦得到眾門徒的和議。不知道彼得說這番話時,內心有否掙扎?不過,我們可會在生活上,當面對各種叫我們信仰上帝的心受動搖的事情,我們可會有多少的掙扎,就向主口頭承諾什麼什麼?這心靈的掙扎可會幫助我們對主更信靠,因祂是可信的!
 
 
禱告
 
「主啊!請幫助我聽到自己心底掙扎的呼聲,讓我更了解自己,以使我要更信靠祢!我們縱然失信,祢仍是可信的,因為祢不能背乎自己。我信祢的應許!阿們。」

20120301 馬可福音 第14:3-11節:《真實的愛、真實的憐憫》﹣﹣鍾復安

釋義
 
在四卷福音書都有記載婦人膏耶穌的事跡(太22:6-13;約12:1-8;路7:36-50),除了路加在記述中明顯有異,其餘三卷福音書的主旨一致,細節上各有特色。
 
馬可的記載沒有有介紹這「女人」是誰,雖然不是席上賓客(當時女性並不會與外賓同席),但似乎也不是陌生人。而他們質疑的也不是她身分是誰,而是她的「行為」︰打破玉瓶,將極貴的香膏澆在耶穌頭上。然而,以膏油抺人是待客、交誼的禮儀。故此,讓在席「幾個人」生氣的,顯然是膏油的貴重與多寡。
 
「三百多個銀幣」,相等於三百天的工資。參6:44,以二十両銀子可以餵飽超過五千人,這「三十多両」銀子確是個大數,而運用這偌大的金錢在這尋常的禮節上,確顯得是難以想像,甚至對在席「幾個人」來說是無法接受。以致他們向那女人「生氣」,不單在心裡如是,也形諸於外,不滿的情緒燃燒於席中,或許也讓這女人給嚇倒了,至少引起了耶穌的介入,嚷他們不要咄咄逼人的「難為她」。 
 
這裡沒有為女人膏抺的行動提示背景或原因。耶穌清楚揭示膏抺是預示祂的死亡與埋葬,而當時一般人膏抺屍體都會將瓶子打破,留在墳裡的。當然,或許這女人也未必是基於耶穌所揭示的原因而膏抺耶穌,但耶穌卻稱這「行為」乃一件美事,也進一步突出那「幾個人」,包括門徒不明耶穌的身份及使命,蒙昧將好事變壞事,將義行成為怪罪別人的原因。當然,這不等如救濟窮人是壞,其兩者間的分別乃在乎時機(常/不常)和對象(窮人/主)罷。
 
這女人所做的「盡她所能」,呼應那將一生所有全都奉獻的窮寡婦(12:44),也和應耶穌一直以來對祂自己結局的預告,揭示這結局來將接近實現。耶穌鄭重吩咐「普天之下……都要述說這女人所做的,來記念她」經文沒有記載這女人的名字,那麼記念的意義,不在乎她的身分,乃在乎她的行動。一位不知名、被邊緣化(女人在猶太人社會)的人、徵不足道的女人,是在神國度裡,跟隨耶穌的榜樣。
 
 
反省
 
經文再一次挑戰我們義無反顧地為耶穌獻上。我們會否因為旁人的質疑與挑剔,而保留了對耶穌當有的獻上與委身?甚或於行動前,也因為害怕別人為難自己而對為主的擺上與犧牲而卻步?畢竟出於對主的愛而有的行動,是耶穌判辨的準則。
 
另一方面,女人膏抺耶穌的記載放置在祭司長和文士萌生殺主念頭及猶大獻身賣主經文的中間。更值得留意的,猶大賣主的回報也是三十両銀子。這更強烈突顯他質疑那女人時的動機、對憐憫貧人顯出的虛偽!
 
基於真實的愛,我們能奉獻出最珍貴的在主身上,使用的時機與對象,乃是在主手中,這會否是我們如何看待什一奉獻、宣教奉獻、甚或如何運用金錢的提醒呢?
 
 
禱告
 
「主啊,求您再一之鑑察我在金錢上的奉獻與使用。主啊,您重視我對您的愛,多於重視金錢。所以我也願意看重愛您、跟隨您、服侍您,多於對金錢的追求。教導我,幫助我學效主耶穌的樣式去獻上,讓基督的香氣洋溢在我生命,成為多人的祝福,榮耀主您。阿們!」

20120229 馬可福音13:24-14:2:《得勝的門徒二:在必然發生的逼迫下警醒的門徒》﹣﹣張潔明

釋義 
 
13:1-23講到耶路撒冷被毀,信徒將面對嚴峻逼迫。13:24節筆鋒一轉,原文以「但是」來開始,更突顯出是改變了話題,這裡開始講到「那日子」。「那日子」在舊約裡常用來指稱主再來的日子或神審判的日子。 
 
「他們要看見人子有大能力、大榮耀,駕雲降臨。13:26首次把「人子」與但以理書的預言(但7:13-14)連繫,描述其榮耀權能的形象。耶穌先前三次預言自己將要受死,皆以「人子」自稱。「人子」這稱謂,不單與受苦受死有關,在此更與榮耀能力有關。在神的國度裡,榮耀和能力乃從受苦和捨己而來。
 
13:32 「但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有父知道。」再次說明道成肉身的耶穌有其限制,即使祂是整件事情的主角,也要聆聽神的指示。 「警醒」在可13:32-37整段經文裡出現了四次。
 
13:33:「你們要謹慎,警醒祈禱,因為你們不曉得那日期幾時來到。」這裡的「警醒」跟另外三處是不一樣的用字,解作「不睡覺、保持清醒」;這個字另見於路21:36、弗6:18及來13:17,皆與禱告一起出現。
 
34、35及37節的「警醒」是另一個字,意思是「提高警覺、戒備、活著」,在福音書裡,這個字都出自主耶穌的口。可14:34:「我心裏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你們在這裏等候,警醒。」可14:37:「西門,你睡覺嗎?不能警醒片時嗎?」可 14:38「總要警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 
 
15:35:「或晚上,或半夜,或雞叫,或早晨」是羅馬人所分的夜間四更。
 
13:37:「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也是對眾人說:要警醒!」13章這段話是耶穌對彼得、雅各、約翰和安得烈說的,但最後的強調:「要警醒!」卻是對眾人說。
 
 
反省
 
初代信徒要遭受逼迫與患難乃無可避免,該如何應對?主耶穌的鼓勵是:警醒禱告。今天,你是否也在水深火熱中?請領受主的勸勉:警醒禱告。 苦難是主再來的先兆,正因為主必再來,我們才能在患難中保持喜樂。如何做到?警醒禱告。 別等了,現在就開始警醒禱告吧。
 
 
禱告
 
「親愛的聖靈,請祢充滿我,教我禱告。」

20120228 馬可福音13:3-23:《得勝的門徒一=堅持到底的門徒》﹣﹣陳智聰

釋義

13:3-4
在13:1﹣2中,門徒詢問耶穌所說的聖殿將被拆毀這件事件,會在甚麼時候發生,而且之前會有甚麼預兆。

13:5-8
耶穌說門徒必須謹慎,因為在災難的起頭階段,將有人冒耶穌的名迷惑眾人,而且打仗、地震、饑荒等災難也必然出現。但13:8裡災難這字原文是生產之難。意思就像孕婦在生產之先必須經歷生產之痛。

13:9-11
耶穌重複提醒門徒要謹慎,因為除了打仗、地震、饑荒等災難,門徒更要面對被鞭打和在公會受審的迫害。但在耶穌眼中,這個在諸侯和君王面前受審的時間,卻是一個在貴族面前作基督見證的大好機會。13:11記載了耶穌一個很特別的吩咐,就是叫門徒在受審時不用預先思慮說甚麼話,而是自然地讓聖靈賜下當說的話,因為說話的是聖靈,祂在那時要透過受審的門徒對那個貴族說話。

當然在這種困難的情況下,會否有人失腳?當然會有。13:12-13正道出這點。父親要把兒子送到死地,兒女要起來與父母為敵,害死他們。這記載正是那些失腳者的狀況,因害怕而把對主堅貞的親人害死。在13:14-22裡,13:14提及一個當時眾人應該都會明白的人物「行毀壞可憎的」站在不當站的地方。這個人物所指的應該就是當時的羅馬皇帝。而耶穌的預言就是說這位羅馬皇帝將為眾人帶來前所未見的大災難。而且那時還會有假基督假先知的興起迷惑眾人。

面對著這樣惡劣的環境,耶穌最後仍然吩咐門徒謹慎。(13:23)


反省

謹慎是整段聖經中預言裡的重心。在惡劣的環境中,謹慎不單為了逃避災難。說實在一點,在我們的人生裡,災難有時候是難免,而且常會在出乎意外的情況下發生,使你感到觸手無策。但耶穌吩咐門徒謹慎,卻不只因為逃避,而更是為了見證。因為在耶穌的預言中,門徒遇到逼迫是必然的事,分別是在於門徒在遇逼迫時,有否做好被聖靈使用在逼迫者面前作好見證的心理預備。在耶穌的預言中災難被視為生產前的必須產前之苦。門徒雖面對極大的困苦,但卻是進入應許之地前的一段必經苦路。在耶穌的教導中,只有那些謹慎地堅持到底的門徒,才會最終得勝。


禱告

「主!求你是聖靈常與我們同在,常常感動我心,作好預備被你使用,成為見證。在困苦的環境中我更要見證你是得勝的主,並且得勝有餘。求主賜下堅韌的心,持守對你的信仰,不怕困難,至死忠心。奉主名求,阿門。」
 

20120227 馬可福音12:35-13:2:《主所喜悅的生活:縱是不公,仍是堅持--因為神是審判的神》──何慶堯

釋義

12:35
「文士」早於舊約時代已有。被擄之前,猶太人中有兩種文士,分為武官和文官,武官文士是專職數點軍中士兵的核計員。而「文士」一詞,在舊約最早出現於創世記15:5,被翻譯為「數點」。文官文士則專職記錄猶太人的歷史,是史官。被擄之後,這些官職不復存在。文士一職,改為誦讀聖經及解釋聖經。及至以斯拉,他是第一位在舊約被記錄向猶太人講解聖經的文士(拉7:6)。由於以斯拉是亞倫的後裔,因此,有學者認為,文士同時也有祭司的身份。於耶穌時代,文士是專職抄寫和註解舊約的人。不過,他們常常把自己的意思記在註解中,難怪,先知耶利米責難當時的文士,假筆舞弄虛假(耶8:8)。

12:38-39
耶穌指出當時文士的一種普遍行為,反映了當時文士的生命和品格。他們最愛的,是人的稱讚、戀棧權位、愛出風頭、自義和自傲。這裏所指的「長衣」,按《信息聖經》The Message Bible的翻譯,是學術袍(academic gowns),可見,他們看重外在被尊崇,多於生命品格的流露。

12:40
在猶太人的傳統社會,婦女沒有產權,因此,作為寡婦,產權要歸兒子或至近的親屬。文士常常就在這一點上,不單沒有恩待她們(這是摩西律法提到的事情,可參閱出22:22, 申10:18, 14:29, 16:11, 26:12),反而欺壓寡婦,把她們的產業,侵吞(原文意思為「吃盡」)。


反省
在一個以宗教主導的社會下,宗教領袖的說話,成了「皇命」,弱勢社群,不能違抗。這種社會制度,完全違反上帝公義屬性。 回看我們的社會,何嘗不是常常有不公義的事情發生嗎?弱勢社群,如何回應?有人會用協商(意見討論)、有人會用抗爭(街頭運動)。對於一個非宗教主導的社會或國家,這些都是常見的回應。 聖經又如何教導我們,怎樣面對這些不公義的問題?首先,我沒有看見聖經有任何教導有關街頭運動。若是有,耶穌本人應該第一個提出街頭運動的人。可是,當耶穌被捉拿的時候,雖然有一個門徒(西門彼得)用刀揮向大祭司的僕人,砍了一刀,削掉他的耳朵,然而,卻被耶穌阻止(路22:50-51)。無獨有偶,耶穌在另一處,教導我們要常常禱告,卻以「寡婦伸冤」作為比喻(路18:1-8)。若把這兩處的經文放在一起來看,我看見,聖經教導我們,在面對不公義的事情,應該禱告,讓神主持公義和公道。因為,聖經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12:19)。詩人也教導我們,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詩 37:1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也不要向那行不義的、生出嫉妒。)若我們相信聖經是神的話語,是聖言,是律法,是權威,那麼,我們在不公義的社會中生活,就能昂首闊步,因為我們知道,神一直掌權。


禱告
「主阿,我感謝你,因為,我知道你是信實的主,你是審判人一切隱密事的主。所以,我把我所面對的一切不公義事情交給你,我相信,你會為我伸冤,我就得平安。奉耶穌的名,阿們。」

20120224 可12:18-34:《蠱惑人心的宗教與使人自由的真理》﹣﹣鍾樹森

釋義

這是耶穌進聖殿之後,接受一連串質問裡的最後一段落,正如12:34「從此以後,沒有人敢再問他甚麼。

12:18-27
這是一連串查問裡的第三個。撒都該人是祭司家族的人,他們只接受摩西五經,拒絶口傳律法,不接受復活。撒都該人用自以為聰明有智慧的假設問題來詰難耶穌,但結果只是一問再一答,耶穌便將他們的錯誤嚴正地駁倒,還要兩次清楚說明他們錯了。

耶穌對撒都該人的反駁,不是單單在再他們所提問題本身,乃至問題背後牽涉的思想也一併指斥。撒都該人的錯誤不在有沒有復活,他們的錯誤在於將信仰化成為宗教的規條,結果在這些看似合理又公整的規條裡說說聽聽,最後失卻自由、僵化至死。

12:28-34
耶穌在最後遇上了文士的詢問,結果祂將誡命簡約地摘述了出來。若細心看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文士在尋找「一個」答案,但耶穌卻給了「兩個」誡命。是否耶穌答非所問?當然不是!只要我們看清楚這「兩個」誡命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了裡面有「一個」共通點,這就是「愛」了!

在「愛」底下,我們才展現出愛神與愛人兩條誡命。一個愛的原則,發展出兩條愛的誡命!若再想多一點,我們還可以看到三呢!就是愛的對象:神、他人、自己。

經文沒有說明這文士後來怎樣,而耶穌的回應是「你離神的國不遠了。」很是奇妙的安排,但這安排又倒成為了作者向讀者提出的邀請:「若果你認同耶穌的教導,你也離神國不遠,你會否跟隨我呢?」



反省

在信仰群體裡,有時基於不同的原因,不知不覺間會出現一些很像撒都該人的提問。最近有一機構同工告訴我,他的教會為是否舉辦讚美操而起了爭論,原因是有部份人認為教會不應叫未信耶穌的人一起來讚美神。我聽到之後,心裡覺得很是奇怪,若果這等道理也叫道理的話,決志信主的禱告應該不可出現,因為未信耶穌的人不應向神禱告呢!現在再講,心裡覺得荒唐,神愛世人,由創世已看萬物是好,人怎會因信了沒有而決定可不可以找神呢?若果有一日,我們的信仰也成了這等拿教導、規條來討論的話,這一定是我們生命裡的一大危機。

反過來說,文士與耶穌的辯論又叫我們看到另一個向度,就是真理是叫人活的,這正正與12:37節彼此呼應。在今天的教會裡,沒有人會反對大誡命與大使命,但若果我們只看到文字表面的要求,最後只是按章辦事的話,那我們又一樣會成為僵化的基督徒。大誡命的基礎是愛,因為愛的緣做,我們才會在實踐上對神對人對自己有愛的表達。若沒有愛的話,我們不知為甚麼要盡心盡性,更不知盡心盡性的對象是誰,這才是叫人自由的真理。


禱告

「主啊!求祢為我們做一個簡單的心,叫我們的生命不要著眼於僵化的規條。求祢幫助我們,使我們可以在生命最深底處開始,活出以上帝的愛為起點的人生,在對神的事、對他人的事、對自己的事上傾倒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