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日星期一

20120103 馬可福音1:12-20節:《使命宣言》--鍾樹森

經文釋義
  • 第12節:只有馬可用「催」,而馬太與路加的記載則是「引到」(太四1、路四1),《新漢語譯本》更加譯為「驅使」。
  • 第13節:「在曠野四十天」,四十這數字是希伯來人的慣用字,就像摩西與神一起四十天(出廿四18)、以利亞吃天使糧食四十天(王上十九8),亦可與出埃及後以色列人在曠野四十年對照。 「與野獸同在一處」:有指這是應驗以賽亞書十一章1-9節裡彌賽亞的預言。
  • 第14節:約翰被捕反映施洗約翰的工作結束,主的先鋒功成身退,而耶穌的工作開始。「福音」euaggelion,好消息。
  • 第15節:「日期滿了,神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 期限與時間都到了,「神的國」指上帝的臨在,尤其是公義管治的彰顯。「近了」並非指差不多,而是「已經來臨了」的意思。人的回應是甚麼?就是悔改(心思的改變)與信(接受)福音。
  • 第17節:「來跟從我」,命令式用字。「得人如得魚」,彼得本來是打魚的,耶穌用他本行的用字與觀念邀請他作門徒。
  • 第18節:「立刻」表明他們沒有拖延。
  • 第20節:「隨即」反映了其迫切性。整卷馬可福音都滲透著一種催逼急促的氣氛,由耶穌的言行到其他相關的人也是如此。神國福音的逼切,僕人的勞碌都是如此。



反省
耶穌在約旦河受了洗,聖靈降在祂身上,而同一個聖靈接下來就催促祂去曠野。耶穌於馬可的記載中以僕人的身份服侍,祂對催促的回應也是順服的,沒有半點猶疑。反問自己時,我們對神的邀請又是如何回應?有趣的一點,在同一段落裡,我們若留意到門徒回應耶穌的呼召時,他們的表現是「立刻」、「隨即」,這一種順服,實在是值得我們參考的。

約翰作主的先鋒,他的職事到了14節就結束,耶穌不單是接捧,更是完滿了約翰先前的工作,因為約翰亦只是為耶穌開路而已。耶穌的職事好像使命宣言(這用字比較現代)一般的在第15節裡清楚說了出來,這句說話包含了兩層的意義。首先,神的國不再是遙不可及,神的國更加是已經臨到;其次,耶穌正邀請我們盡快作出行動,就是悔改歸信。我們亦要留意一點,就是我們不是以悔改來叫神的國臨到,神的國已經來臨是客觀的事實,我們是因為神的國已臨而需要回應。

回想耶穌呼召門徒的時候,祂以命令式的用字來表達,而祂更對本業作漁夫的彼得用上了「得人如魚」這個面近其生活的比喻作邀請。那麼,彼得有沒有「轉行」呢?從前網魚,如今網人。這一種視角叫我們對呼召的想法來一個改變,可能我們太過習慣於認為回應呼召就是對以往的一切全盤否定,忽視了呼召本身具有對生命成長的延續性。耶穌邀請彼得從搜捕魚獲的生計轉到去捕靈魂的生命裡,這是一種延伸、一種擴張、一種成長! 


禱告
「求主叫我們有順服的心,在聖靈的催促下,樂意勇敢回應上帝的邀請。更求神叫我們的生活是宣揚福音的生命,不單自己悔改,也邀請他人悔改,打開心扉來接受福音。」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